基于响应曲面法的5052铝板自冲铆接成形工艺参数优化
来源:本站 发布时间:2019-11-26 00:43:14 浏览量:715返回列表
自冲铆接属于一种机械冷成形技术,相比于点焊而言,具有铆接质量稳定、异种材料连接、疲劳性能高、维护次数少以及环保等优点,其在汽车轻量化结构设计中逐步得到广泛的应用。相关资料表明
1 自冲铆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
利用CREO设计软件建立AA5052-H32铝合金板料自冲铆接的几何模型,如图1所示。将零件保存为IGS格式,并导入DEFORM-2D有限元模拟软件之中。在板料自冲铆接的仿真过程之中,上板与下板的材料均为AA5052-H32铝合金,材料厚度均为2 mm,铆钉的材料为SCM435钢,铆钉的规格选择为Φ5.3 mm×6 mm,其中利用MTS Landmak100试验设备对SCM435钢材料进行拉伸试验,得出SCM435钢材料的应力-应变曲线如图2所示。压边力设置为5 k N,铆接速度设置为25 mm·s-1,材料的断裂准则选择为Normalized C&L,材料之间的摩擦系数设置为0.4。铆钉、上板与下板均设置为弹塑性体,压边圈、凸模以及安装下模均设置为刚性体。此外,对铆接变形区进行局部网格细化,并设置每5步进行网格的自动重新划分,从而保证有限元模拟的顺利进行。

图1 板料自冲铆接的几何模型 下载原图
Fig.1 Geometric model of self-piercing riveting for sheet
1.凸模2.铆钉3.压边圈4.上板5.下板6.下模

图2 SCM435钢的真实应力-真实应变曲线 下载原图
Fig.2 Curve of true stress-true strain for SCM435 steel
2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自冲铆接工艺参数的优化
2.1 响应曲面模型的设计
在AA5052-H32铝板自冲铆接工艺参数优化的试验中,利用中心复合设计方法设计自冲铆接的试验,选择模具深度、模具宽度以及模具凸台高度作为影响因素,其中,模具深度选择为1.4~1.8 mm,模具宽度选择为8.6~9 mm,模具凸台高度选择为-0.2~0 mm(负值表示凸台低于模具的上表面)。由于底切量为自冲铆接接头最重要的强度指标,因此,本文选择底切量作为响应曲面模型的响应值。借助Design Expert软件设计自冲铆接的仿真试验,利用仿真软件对自冲铆接的不同工艺参数组合方案进行有限元模拟,得出底切量的模拟结果如表1所示。
表1 AA5052-H32铝板自冲铆接的模拟结果 下载原表

2.2 响应曲面模型的结果分析
基于表1的AA5052-H32铝板自冲铆接试验的模拟结果,建立工艺参数与底切量之间的二阶响应曲面模型:

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AA5052-H32铝板自冲铆接的模拟结果进行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,得出方差分析的结果如表2所示,根据表2可知,二次响应曲面模型的失拟度相对于纯误差不显著,这说明回归方程与试验数据之间拟合的非常好。响应曲面模型的多重拟合系数R-Squared为0.9939,修正拟合系数Adj R-Squared为0.9885,预测拟合系数Pred R-Squared为0.9616,数值都非常接近于1,说明所建立的二次响应曲面模型具有非常高的可信度,其可以应用于AA5052-H32铝板自冲铆接成形的底切量的预测之中。根据P值的大小可以看出,A、B、AB、BC、A2以及B2对二次响应曲面模型的影响极为显著(P<0.0001)。基于F值可知,在所研究的自冲铆接工艺参数范围内,工艺参数对底切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:模具宽度、模具深度、模具凸台高度。工艺参数对底切量交互影响的顺序依次为:模具宽度与模具深度、模具深度与模具凸台高度、模具宽度与模具凸台高度。
表2 响应曲面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 下载原表

图3为模具宽度与模具深度对底切量交互影响的响应曲面,由图3可知,当模具宽度取较大值以及模具深度取较小值时,底切量可以获得较大值。其原因为:随着底切量的减小以及模具宽度的增加,铆钉腿部刺入下层板料的距离相对较短,以及铆钉受到模具反作用的约束力比较大,其有利于铆钉腿部呈喇叭状张开,导致底切量得以增大。

图3 模具宽度与模具深度对底切量交互影响的响应曲面 下载原图
Fig.3 Response surface of interaction effect of die width and die depth on under-cut
图4为模具宽度与模具凸台高度对底切量交互影响的响应曲面,从图4中可以看出:在所研究的自冲铆接工艺参数范围内,当模具凸台高度处于-0.1~0 mm范围时,底切量随着模具宽度的增加而增大;当模具凸台高度处于-0.2~-0.1 mm范围时,底切量随着模具宽度的增加而呈现减小的变化趋势。其原因为:当模具凸台高度小于或等于0.1 mm时,增加凸台高度与模具宽度有利于材料在模具型腔内向两侧流动,使铆钉腿部易于嵌入下层板料,增大底切量。当凸台高度在-0.2~-0.1 mm范围时,模具凸台高度的增加容易导致底层板料发生断裂,而且会减小模具型腔的体积,使得铆钉腿部难以发生变形,从而减小底切量。
图5为模具深度与模具凸台高度对底切量交互影响的响应曲面,由图5可知:当模具凸台高度处于-0.1~0 mm范围时,底切量随着模具深度的减小而增大;当模具凸台高度处于-0.2~-0.1 mm时,底切量随着模具深度的减小而呈现减小的变化规律。其原因为:当模具凸台高度≤0.1 mm时,减小模具深度有利于铆钉腿部向两侧张开,从而增加底切量;当模具凸台高度在-0.2~-0.1 mm范围时,模具型腔体积的减小阻碍了材料的流动,使得铆钉腿部难以发生变形,其会导致底切量的减小。

图4 模具宽度与模具凸台高度对底切量交互影响的响应曲面 下载原图
Fig.4 Response surface of interaction effect of die width and height of die convex on under-cut

图5 模具深度与模具凸台高度对底切量交互影响的响应曲面 下载原图
Fig.5 Response surface of interaction effect of die depth and height of die convex on under-cut
2.3 工艺参数的优化及试验验证
本文将模具宽度、模具深度与模具凸台高度作为设计变量,将底切量作为优化目标,借助Design Expert软件得出两层2 mm料厚的AA5052-H32铝板自冲铆接的优化工艺参数为:模具宽度为8.95 mm,模具深度为1.45 mm,模具凸台高度为-0.15 mm,底切量的响应值为0.609 mm。运用DEFORM-2D仿真软件对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进行有限元模拟,并借助铆接设备及安装下模进行铆接试验,两层2 mm料厚的AA5052-H32铝板自冲铆接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如图6所示(其中实线表示模拟结果)。
通过测量得知底切量的模拟值与试验值分别为0.574和0.546 mm,模拟值及试验值与响应面法优化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分别为5.75%和10.34%。该误差数值在企业能够接受的误差范围内,验证了响应曲面法应用于AA5052-H32铝板自冲铆接工艺参数优化的正确性,减少了有限元模拟的仿真求解时间。将优化参数用于电池包的实际铆接生产中,获得的零件实物如图7所示。

图6 AA5052-H32铝板自冲铆接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 下载原图
Fig.6 Simulation result and experimental result of self-piercing riveting for AA5052-H32 alumiaum sheet

图7 采用自冲铆接的电池包 下载原图
Fig.7 Battery pack of self-piercing riveting
3 结论
(1)根据响应曲面法的方差分析得知,工艺参数对底切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:模具宽度、模具深度、模具凸台高度。模具宽度与模具深度对底切量的交互式影响最大、模具深度与模具凸台高度对底切量的交互式影响次之、模具宽度与模具凸台高度对底切量的交互式影响最小。
(2)通过响应曲面法得出AA5052-H32铝板自冲铆接的优化工艺参数,即模具宽度为8.95 mm,模具深度为1.45 mm,模具凸台高度为-0.15 mm,底切量的响应值为0.609 mm。此外,底切量的模拟值与试验值分别为0.574与0.546 mm,模拟值及试验值与响应曲面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分别为5.75%与10.34%,从而验证了响应曲面法应用于AA5052-H32铝板自冲铆接工艺参数优化的正确性与可靠性。